农村校长如何给力教育科研

发表时间:2015/01/08 00:00:00  浏览次数:514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一个校长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态度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和发展。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校长,抓好教育科研工作,要在价值引导、氛围营造、制度建构、队伍建设和实践操作等方面深入研究,积极实践。
  一、对教育科研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在一些教师的意识里,依旧存在对教育科研认识的偏差。他们认为,教育科研“玄”、“烦”、“难”。作为校长,首先要从教师的认识入手,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培训、座谈、强调,让教师知道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
  (一)帮助教师树立教育科研常态化、质朴化的观念
  教育科研就是给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一个“美名”;教育科研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教育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和生长点,也是课堂生机与活力的激活因子……这些都是关于阐释教育科研常态化、质朴化的说法。校长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通俗易懂的观点和典型案例,通过举例子、摆事实让教师明白教育科研并不玄妙,它不是深不可测,不是空中楼阁,不是雾里看花,它就融汇在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就在我们目之所及、触手可得的地方。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捕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给它取一个好听、合理、科学的书面语,使问题系列化、系统化、专业化,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实践、改革,就是在从事教育科研。
  (二)让教师明白“教学即研究”的道理
  部分教师总认为教育科研很“难”,很“烦”,殊不知其实自己已经在平凡的工作中涉足教育科研,只是自己还没有发现,自己还是“梦中人”。校长需要高屋建领,给予点拨和提醒——教育科研并不遥远,它潜藏在我们不经意的教学行为之中。比如教师下课后议论自己课堂教学的精彩,回味让自己满意的教学环节,沮丧地反刍某个处理不当的教学细节,在课堂上采用了某个游戏让学生兴趣高涨……不断地反思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是最常见的教育科研行为。
  校长要鞭策教师随时注意反思、琢磨、积累、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散乱的、不起眼的好经验、好方法、好的教学手段、有实效的教学措施有意识地、及时地积累、梳理、积淀,用科学的办法进行提炼,形成一种套路,即积累-提炼-形成套路-推广应用。换言之就是反思-梳理-改革应用的过程。目的就是让自己“越教越好”,“越做越出色”。树立“教育科研就是平常教学闪光的积淀”,“教育科研就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教育科研就是想方设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等观点。
  二、营造教育科研良好氛围
  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不仅仅是针对关于科研的“事”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怀。校长要清楚地知道,只有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科研才对学校有利。所以科研首先要关注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做到“一个需求”“两个角度”。“一个需求”指重自身的需求,走自主研究、真实研究、有效研究的道路。“两个角度”指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教师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角度去寻找正确的科研课题。首先,校长要从大局出发,高屋建领,找准白己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头脑中要有一根清晰的弦——咱研究的是自己学校的问题,而非研究他人学校的问题。同时,校长要看重教师的真实感受,要知道教师能做什么,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尊重教师自身意志,明确“研究的课题被教师认可比被专家认可”更为重要,让研究内容对“教师的胃口”,让教师愿意研究、想研究,甚至产生欲罢不能的研究情结。[NextPage]  三、做好教育科研的制度保障
  (一)制定相应的科研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实行制度的管理,让科研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避免教科研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可根据各校实际制定《教科室主任职责》、《课题组成员职责》、《科研成果评审及奖励制度》、《科研工作考评与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可以有力地保证学校教研科研工作不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教育科研直接与教师的奖金挂钩,教育科研同教师的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调动,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捆绑式”考评奖励与制度同行
  所谓“捆绑式”考评奖励,就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考评奖励,凡是教研组有课题且实实在在研究,教研组的每个教师均应获得承担了课题的“基础奖”。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研组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幻灯片交流、图片展示、教师论文汇集、教学反思集、上汇报课、总结报告等多种形式,为不同的教研组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由校长牵头,考评组根据教研组展示交流情况评出相应等级,给教研组每个成员颁发等级奖金。这种“捆绑式”考评奖励代替了以往单一教师个体考评,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加大教研组团队开展课题研究的参与度,有效促进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主体意识的形成,提高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并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启示、竞争,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推行小课题奖励政策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可以推行“小课题专项奖励政策”。通过教师口述或书面汇报,检查组的调查访寻、听随堂课,班级成绩状况等指标,评出小课题成果的等级,给予获奖者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并推荐更高级别的评选。如果获取更高级别的奖项,学校将再次根据获奖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选择简单实效的操作模式
  要改变一些教师做教育科研就面露难色,或退避三舍的现状,可以推行简单易行的操作模式,让老师们“动起来”。奉行“只要肯做,不一定非要写”,用行动说话,凭教学效果论英雄。推行“行动研究法”,不以理论先行,而是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段、教学场景切入,或者从效果倒推,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行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搞教育科研。
  五、选拔好教育科研组织者
  做好教育科研工作,选拔好组织者同样至关重要。校长可选派在教师中享有一定威信,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又有一定协调能力的教师担当教科室主任(负责人),负责处理学校教育科研日常事务,享受中层待遇。充分发挥教科室、教导处的作用,校长应大胆放手,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适当的经费保障,及时给予精神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一顿犒劳研究者的工作餐,一点小小的心意,就会让老师们觉得你在重视这个事情,你的心中有他们,你的眼中看到了他们的付出,你的话中有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容易知足,容易满足的。校长通过关注教师的需求,尊重教师的研究意愿,培养打造研究团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教师乐于研究,喜欢研究,在喜闻乐见中“轻松”搞科研。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你亲近教育科研,科研就会善待你,回馈你。
  总之,作为校长,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通过制度约束、物质奖励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通过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让教师感受到参与教育科研的认同感、归宿感:坚持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教育教学工作添砖加瓦……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你亲近教育科研,科研就会善待你,回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