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善于知人善任

发表时间:2015/01/08 00:00:00  浏览次数:851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一位最佳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
                       ——(美国)著名政治家罗斯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知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中国)著名诗人顾嗣同
  校长要善于知人善任
  汉代班彪所著的《王命论》中说:“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所谓知人,包括知人所长和知人所短,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位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长,并根据他们的个人素质特点安排、分配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所谓善任,则是要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并充分信任,不求全责备,给职授权,让其在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求才尽其用。
  知人善任是校长用人选人技巧的核心。知人是为了善任,反之,校长只有善任,才能做到真正知人。知人,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个干部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及个性特长,根据他们的个人素质特点安排、分配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各得其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善任,就是只要看准了干部、教师的特长,不拖延时间,不左右摇摆,抓紧时间任用,安排适合的工作,并大胆信任,不求全责备,给职给权,让其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才能。
  知人善任关系到学校整体工作成败的大事,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工作的各项法规在学校能否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学校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
  校长只有做到知人善任,才能有效行使校长职权,减少各种消极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学校各部门工作,根据总目标的要求,通盘考虑,相互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
  作为“学校之魂”的校长,知人善任是其吸引人才、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前途和保证。一校之长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发现、挖掘和吸引大批优秀的教师和行政人员为教育事业而服务,并努力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明确定位他们的工作职责,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乐于工作、勤于工作、善于工作,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经典案例
  以下摘自刘彭芝的学校管理思想。
  1998年,刘彭芝带领全校教职工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在体制创新过程中,她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因为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人才是最高要求,约束机制拉不开档次,激励机制才会使人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她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坚持科学的“义利”观,坚持将逻辑的力量与感情的力量相结合,坚持将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魅力相结合。21世纪的创新管理,要用事业凝聚人、吸引人,用合理的待遇凝聚人、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吸引人,这才是以人为本!“人大附中体制改革实现了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需的,让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它的人,让每个人都呆在他最适合的岗位上,每个上岗约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该校特级教师张莉莉说,“我们学校取得了许多成绩,这与每个人的主动创新精神紧密相连,成绩的取得与刘校长‘激活每一个细胞’的管理艺术密不可分!”
  在刘彭芝看来,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校长应是“用才”高手,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能者显其才,贤者彰其德。管理的本质应该是人文的、人性的,管理应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应该使人的潜能、人的天性、人的尊严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校长应该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棋手,把每一个棋子都放在适当的位置,既要让每一个岗位都有最适合的人,也要让每个人都做适合自己的事,还要让每个上岗的人都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校长应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应该有一双巧手能够栽培人;应该有一份胆量敢于使用人。校长应该懂得进行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的根本目的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性、能幼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刘彭芝一直努力着要做一个这样的校长。
  好校长应是知人善任的。正如刘彭芝所说“一个学校绝对不能卧虎藏龙,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龙藏着虎卧着,就是一种最大的浪费。”
  梅贻琦教授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对中学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名师,也就无法成就名校。刘彭芝扬言:“我要让人大附中成为世界一流学校,让我的学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让我的同事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
  幸福源自终身发展。刘彭芝校长决心把人大附中变成学习型校园,是她让学习成为教师们的第一需要。例如她在现有教师中间培养博士——为白秀芹老师创造条件,帮助她获得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专业的博士学位;她推荐教西班牙语的马欣老师出国进修;推荐何龙老师赴日本公派留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教师们惊叹在人大附中“有许多优质资源,有学不完的知识和本领”。
  不拘一格降人才,人大附中有7个有本事、有个性的老师,成为议论的焦点。刘彭芝称这七个人为“七颗星”,通过与他们谈话,指出了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诚心换诚心,两年后的教师节上,人大附中评出13个特殊贡献者,“七颗星”中有五人当选。
  同时,刘彭芝勇于打破陈规陋习、“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是彭晓博士,还是“三无人员”(无本科文凭、无本地户口、无耀眼的工作经历)肖森,只要能符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只要能够为学生和学校创造价值,都被她尽收囊中。
  人尽其才。王锋老师,来自陕北黄土高坡,曾经是人大附中的清洁工,由于平日喜欢摆弄电器,便很快被调进电教室。作为校长的刘彭芝还为他提供进修学习机会,使他成为独当一面的电教技工。他曾多次参与大型专题片的拍摄,为人大附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出了大力。王锋表示,没有人大附中的激励,我就不可能成为电教技工。一个清洁工能有如此成长,广大的教师们肯落人后吗?靠着以人为本的激励,人大附中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0人、高级教师170人、博士及博士后10人、硕士41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003年12月,从“全国第五届烹饪大赛”上传来一个好消息,人大附中食堂临时工魏二明的作品获“果蔬雕刻”二等奖。这个大赛五年一届,参赛者大都来自衣店、酒店、宾馆甚至国宾馆,魏二明是惟一一位来自中学食堂的选手。
  魏二明虽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但好学上进,到食堂工作后,马上利用业余时间到一所专门教食品雕刻的学校学习雕刻技术。
  一次,学校请全国十佳教师做报告,就餐时,魏二明特地雕刻了一头老黄牛摆放在餐桌上,不但烘托了活动气氛,而且意味深长,令前来就餐的客人称赞不已。刘彭芝去厨房将魏二明请了出来,对大家介绍说:“他叫魏二明,在我们这里负责食品雕刻,这个作品就出自他的手。”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魏二明后来说,他没想到,校长会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介绍他,鼓励和夸奖他,他感到了一种尊重,也感到了一种责任,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
  他迷上了雕刻,只要发现好的造型就用相机拍下来,回来后细细研究,2003年5月,刘彭芝听说魏二明想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学习烹饪专业,便对他说:“你好好去考,如果考上了,所有费用学校给你报销。”魏二明考上后,学校不但给他报销了所有费用,而且在有课的时候给他调班,让他安心学习。
  一次,刘彭芝去友谊宾馆参加一个宴会,将魏二明和学校食堂的几位师傅都带去了,想让他们亲自品尝一下酒店餐饮,开开眼界,看看人家的技艺。不久,她又派魏二明去珠海学习,他在那里参观了不少高档饭店和酒店。
  那年12月,刘彭芝鼓励魏二明参加“中关村首届美食节”,并把他的获奖作品“御驾龙车寻美味”放在食堂最醒目的地方展示,让全校师生都能看到。她是想利用这种方式告诉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她将魏二明请上台,请他给全校四千多名师生讲话,他拜世界名厨为师、刻苦学艺的经历打动了全校师生的心。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的魏二明,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和自豪。
  魏二明更加刻苦学习,这个从黑土地上出来的农村小伙子,在鼓励和赏识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案例分析
  什么样的发现能比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更有意义呢?
  在人大附中,没有身份的差异,也无职位的高低,每一个人,每一种工作都能得到尊重和肯定。无论你是一颗多么不起眼的沙砾,只要你渴望磨砺,学校就会给你提供条件,让你一步步踏上成功之路,最后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子。
  刘彭芝校长曾在她的文章中写道,校长作为一个人,他不可能是万能的;但作为一校之长,他又应该是万能的。校长的万能,应该体现在他的用人上,不仅要用好校内的人,而且要用好校外的人,发现和调动社会上一切的积极因素,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这应该是校长的万能之所在。作为校长要善于知人善任,掌握知人善任的艺术。
  《淮南子•兵略训》道:“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的校长,自然能够使人才“悉尽其力”,也必然能够实现学校的大发展。因此校长在具备了“知人之心”之后,更要懂得“善任之道”。
  一是,对于优秀青年教师要不失时机大胆任用
  现代人才学告诉我们,人才的特长有衰变性和用进性。所谓衰变性,指人的特长随着年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可能增长也可能衰退。所谓用进性是指人的特长具有用进废退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内,特长越用越增进优势,反之,废置一边,就会退化。因此,要善于在青年教师特长的增长期和峰值期予以重用,还要善于在使用中开发教师的特长,促进其特长的发展。
  有才不用,不仅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对人才的一种可怕的窒息和压抑。人才资源不同于其它资源,既不能保存,更不可能因保存而增值。
  二是,对于能力不同的教师要合理使用、整体优化
  首先要做到能级对应,人事相适。由于每位教师的学历、经验、知识和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校长要合理地划分教师的能级层次,对教师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实现人事相适的基础。其次,还要对人事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因为“岗位能级”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教师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人才能级”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力就会上升,校长要适时将其调整到较高的能级岗位,反之亦然。这是实现人事相适的保证。再次,要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人才就是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常常通过提拔其当行政干部来表示对他的承认,而不管其组织管理能力如何,这实际上是一种用人的误区。然后要做到同频共振,群体优化。作为校长应努力形成教师志同道合、相互促进的“同频共振”效应,组建学校的“人才集团”,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组合。否则,就会人才内耗,事业受损。
  三是,对于各类人才资源要爱护使用、使用中培养
  对人才爱护使用,在使用中培养,能使一所学校的人才资源越来越丰富。校长对各类人才要“严格要求,但不苛求”。在教师工作上遇到挫折、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校长要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创造条件让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真正形成“教师依靠学校成才、学校依靠教师出名”的良性循环。
  对一所学校来说,校长是钢琴家,只有熟悉每一颗琴键,奏好每一个音符,才能演绎出美妙的乐章;校长是棋手,只有看好每一步棋路,走好每一颗棋子,才能下出一盘好棋、妙棋和赢棋来;校长是领导者,只有充分具备伯乐相马的识才之智、海纳百川的容才之道、知人善用的用才之艺,才能真正成就发展学校的宏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