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过来,为自己也为他人

发表时间:2015/01/06 00:00:00  浏览次数:310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变得富有。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在这个世界生活,而不会被风或其他东西吹倒和打翻。
  前些年,一位搞教育研究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对薄弱学校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致“弱”的原因不是硬件和经费,而是人心,“人心散了”“无目标了,无追求了”是学校愈弱愈贫的主要原因。也曾经和一位做公益事业的香港朋友交流,他说,接触内地的教师,感到最难受的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缺乏向上进取的愿望。实践中,我自己和很多教师接触,看过很多麻木的脸,听过很多抱怨的话语。教师生存方式堪忧,这是我研究和写作《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的动机。 
  我始终认为,没有生存追求的改变,就没有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改变。哀莫大于心死,教师需要从一种麻木和沉沦的状态中“醒”过来。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醒”过来,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首先,是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意义。人活着是需要意义和价值支撑的,教师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两个故事。[NextPage]  我刚参加工作时,是学校的团委副书记,要列席学校的行政办公会。有一年“五一”前夕,行政会讨论当年的工会活动积极分子。正在开会,推门进来一位老教师,说希望学校同意他当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这使与会者为难,因为这位老师并不符合条件。但这位老师愿望强烈,最后他说:“我到这所学校工作几十年了,从来没有拿过一张奖状,现在我要退休了,希望得到一张学校的奖状。”听着这位老师的要求,我想我可不能像这位老师这样,当了一辈子教师,到退休的时候也没有找到一种成就感和意义感。 
  工作二十多年后,我在成都市双流县实验小学听到了另外的故事。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女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在50岁生日前跟学校领导说:“我的生日,子女说要给我好好办一办,但我希望能和孩子们一起过。因此,我想请你们在这一天到我的教室里来,见证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见证我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这个故事让我感动。 
  想一想,是多少次偶然的幸运,才成就了你今天的唯一,你为什么不珍惜自己,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 
  其次,是对学生的意义。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形,你的孩子要读书,有两个教师可供选择:一个阳光开朗,活波向上,一个麻木阴沉,心理灰暗,你更愿意选择谁来教你的孩子? 
  我问过很多老师,大家还是愿意选择阳光向上的教师。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为什么你不选择成为这样的老师?教师是学生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教师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躲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的态度和情绪体验会对学生形成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你快乐,于是我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心情苦闷和精神郁闷,这种情绪会对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下烙印,使他的大脑变得麻木起来。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思想的大河的生机勃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下层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劳动。”美国散文家梭罗的建议则更为直接:“我们应该多多授人以我们的勇气而非我们的绝望,授人以我们的健康舒坦而非我们的愁容病态,当心别去传染疾病。” [NextPage]  如果你总以“绝望”的“愁容病态”面目出现,你在干什么?你在传染疾病!你在伤害学生!所以,我们应当醒过来,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为教育,为学生! 
  如何“醒”过来呢? 
  侯登强老师所说的自救,王木春老师的阅读和写作,廖学军老师的交益友,都是不错的体会和建议。我这里再说一说认清本质和调整心态。 
  认清本质实际上就是进行价值追问和价值梳理,也就是把问题充分揭示出来,直面自己的人生,追问人生的意义,梳理人生的选择。 
  比如,我们可以问一问,工作是为了什么?工作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回答大多是“工作为了生活”。这样想肯定也对。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没有工资就难以生活。但如果仅仅把工作看做是为了生活的话,那工作就成了生活以外的东西。事实上,工作和生活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就是“工作本身就是生活”——工作的过程就是我们生命流尚的过程,因为课堂上流逝的不只是时间,还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和学生的宝贵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有朋友会说:“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痛苦,就是不快乐。工作条件让我不快乐,这些学生也让我没有成就感。”我们建议你想一想:不快乐对你有什么好处?对改变你目前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样想一想,就不如快乐起来好一点。以面对眼前的学生为例,你老想:“你们这些笨蛋,遇到你们我真是倒霉。”学生说不定也会这样想:“你这个笨老师,也只配在这里教我们。”犹如在群山之间,你怒骂“你笨蛋”,群山的回应也是“你笨蛋”;不如深情地招呼“你好啊”,以此赢得群山的回应“你好啊”! 
  调整心态是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环境,赋予眼前环境以更积极的意义。曾经收到一位朋友的邮件:“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这句话是我6年教学生活中真正认识到的一句话!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教学一直不顺,课堂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天总有这样那样的闲事,还非完成不可,学校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工作需要去比赛,去和别人竞争!有时候总会觉得自己挺没用,别人会把事情做得那么好,自己却总是一团糟,什么事情也不顺!就说做一节课吧,这样备课学生不听,那样备课学生纪律不好,怎么备怎么失败,想提高自己咋就那么难呢?但在今天回家的路上,看着路上的行人,看着一张张各种表情的脸,有的脸上的那种疲惫令我难受,难道我也会这样吗?人生来不就是解决问题的,没有问题,没有疑惑,你就不会思考,不会进步!人生就是这样过来的!有了这句话,我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我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日子,我要高高兴兴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我会准备一个小本子,写上我的问题,写上我的观察。问题,以前你是魔鬼,现在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来比比,是你厉害还是我的脑子转得快![NextPage]  事实上,我们只能以理想的态度对待生活。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不管事情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在过程的每一步,我们只能采取‘理想’的态度,即相信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只有循着理想,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才能接近理想的目标。只能抱有信心和信任,别无他途。除了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别人也要有信心和信任。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假设,但这是我们做事情的前提。” 
  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醒”过来,更加清醒、乐观而勇敢地面对我们的教育生活,对教师而言,或许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就像哈姆雷特的“tobeornottobe”,对很多老师来说,沉睡还是苏醒,或许也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教育现实里,也许沉睡者会更多一些平静麻木的幸福,而苏醒者,或许会更多清醒之后却发现无路可走的茫然,就像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描述过的那个“铁屋子”。但是,如果不醒来,就只会“从昏睡入死灭”,而只要能够觉醒,哪怕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便总会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教育的变革,总是在不断发生,教师的职业生命,也应当不断地寻求突破和改变。教师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能力积聚的过程——这种积聚,既包括经验、学识、修养的提升,也包括内在潜能的发掘,自身灵魂的苏醒。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一个教师,没有醒来,或许一切都是茫然、麻木的,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该给学生什么,更不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他就像一个盲流,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或者像一个懒汉,到哪个坡,才唱哪首歌,一切都没有计划,没有目标。” 
  只有教师内心灵魂的醒来,才会有真正的专业成长的发生,才会有教学观念和状态的改变,才会有职业幸福获得的可能,也才会有学生快乐感受的可能。而当一个教师真正有所醒悟和发现,那种源自生命的萌动和勃发,会让他感觉到强烈的喜悦和幸福。在绝大多数优秀教师身上,我们确凿地感受到了这点。遗憾的是,没有觉醒的教师,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并不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甚至,并不清楚自己的思想、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所以他们大多茫然甚至麻木地接受着外在的指令,没有内在的驱动。 
  迫于外界的压力产生的改变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甚至是痛彻心扉的反省才会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发生质的改变。事实上,我们自身的任何发现,都将造成我们的改变,最终造成教育的改变——让我们从沉睡中醒来,成为独特的自己;让我们的教育,成为更有激情和创造、更有人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