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教参(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发表时间:2015/01/05 00:00:00  浏览次数:2893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五、教学案例
地球表面的地形
贵阳市双语实验小学毛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高山、平原等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具有自己的特点。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按要求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并了解所收集的图片的地形特点。
●简单描述高山、平原、盆地等典型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通过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地貌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知识充满兴趣,能主动关注和了解所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总结归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大致情况。
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和家乡地形图课件。最好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放大镜。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能反映自己去过地方的地形地貌的风景照片,注明地点和地形。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可以收集家人外出带回的照片或从杂志、书籍上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谈话。
教师先以课件展示自己(或朋友)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学生是否看得出是什么样的地形,然后教师补充介绍它的地形及特点。
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吗?能不能像老师刚才那样,拿着照片上来给同学们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说说去过的地方的地名,有什么特点,知道是什么地形吗?
交流我们看过的地形及特点
1.学生交流、展示。
先请2~4名学生带着照片,把他们亲自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讲解。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在介绍时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讲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课件举例展示)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课件举例展示)
平原:低平而宽广。(课件举例展示)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课件举例展示)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课件举例展示)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它有什么特点,大家知道吗?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进行介绍。并把地形及特点填写在记录的表格中,为下面学生的活动作示范。
4.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然后填写书上的地形统计观察图,并进行统计——我们去过或看到过的地方有哪些地形。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
小结:我们知道的地形有哪些。
过渡到下一个内容的学习:我国有哪些地形?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什么样的?出示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观察地形图
1.了解学生对地形图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我们要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最便捷的方法是观看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出示地形地球仪,请学生上台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讲解观察地形图的相刂丁?投影展示某地形图)
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3.小组观察地形图。
学生分小组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和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4.大组汇报。
5.归纳小结。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和中国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归纳整理中国和整个地球表面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著名的平原、高山、高原、盆地、丘陵地的大概位置。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和比例,以及陆地上各种地形地貌的组成,等等。
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知识
1.教师启发。
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启发,比如地球刚形成时,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还在长高吗,等等。
2.教师小结。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使它发生变化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探究这个问题。
课外作业
1.收集不同地貌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2.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注意收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地形地貌资料。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贵阳市双语实验小学毛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的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变化有的迅猛,有的缓慢,在短期内不易察觉。
过程与方法
●按要求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阅读火山和地震的资料,分析、归纳火山和地震形成了哪些地形地貌。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理解板块运动如何改变地形地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自然事物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火山、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难点: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小锯片(模拟分组实验用)。
演示材料:地震、火山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模拟演示实验器材:3~5条不同颜色的毛巾,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或面皮,用泡沫塑料剪成不同板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1.谈话:同学们听说过火山或地震吗?我们来看看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录像。
2.教师播放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录像。
3.学生交流火山和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教师板书:火山地震。
4.谈话: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吗?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阅读教科书上的三个事例。把描述地形发生改变的句子或词汇画出来。
了解火山和地震对地形的改变
1.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第一个事例。教师引导讨论冰岛附近的南大西洋中发生了什么事,火山活动引起这片海洋的地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思考回答并自行填写统计表。板书:形成火山岛
2.学生自行阅读教科书上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讨论回答这两个事例中,地震给所罗门群岛和宁夏的地形带来了什么变化,并自行填写统计表。板书:岛屿升高裂缝山崩堵塞河道形成湖泊
3.学生汇报收集到的火山和地震资料,教师引导他们找出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地表形态,形成了哪些地形地貌。其他学生边听边自行统计。
4.教师根据板书进行小结:火山和地震使地表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地面升降、裂缝,山崩,堵塞河道形成湖泊,道路扭曲、河流移位,等等。
地球内部的运动
1.谈话:谈谈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学生阅读教科书资料:认识地球内部运动驱动地表怎样运动。
4.用课件展示地表的六大板块以及运动方式,比如碰撞、拉伸、平移等。
5.出示板块模型,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6.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1)折叠的不同颜色的毛巾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上讲台用手从两端向中间挤压,可看见形成凹凸不平的“地层”。教师展示图片——山脉剖面上弯曲的褶皱和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指导学生认识这是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山脉。
模拟实验(2)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学生从两端往中间用力挤压,泡沫断裂。教师展示断层和地震照片,指导学生认识这是大陆板块褶皱严重产生了地壳断裂和错位,形成了断层。
模拟实验(3)用一叠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向外用力拉,可看见中间的地层形成裂缝,裂缝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分离。教师展示东非大裂谷图片或录像,指导学生认识板块相互分离而形成的断裂谷。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某一天,东非大裂谷终会将它东面的陆地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从而产生一片新的海洋以及众多的岛屿。
分组模拟实验(4)用一块事先染出不同层次的长条形泡沫塑料块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学生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讨论交流:看看会发生什么地形变化。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河流会形成瀑布等。
总结
1.根据板书总结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但有的犹如火山和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在慢慢地抬升一样缓慢而不容易被人察觉(喜马拉雅山的隆起经历了大约6500万年的时间,喜马拉雅山每年以0.33厘米~1.27厘米的速度上升,珠穆朗玛峰每年仍以1.82厘米的速度上升)。
2.通过课件或资料告诉学生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除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外,还有另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力,那就是流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也能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化。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探究这个问题。
六、参考资料
地形地貌类型
地表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从形态上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貌形态。从成因分,可分为内力为主和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形态。
陆地地貌形态
陆地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陆地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因为丘陵和山地的形态无大区别,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相对广度小于100米的山地就是丘陵。高原和平原也没有严格界限,盆地实质上是山地和平原两种类型的组合。
山地地貌包括山岭和谷地两种类型。高出平地之上具有顶、坡、麓三个部分组成的地表形态叫做山,山顶叫做峰;呈长条状延伸的山叫做岭,山岭的顶部叫做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山岭系统叫做山脉。一条山脉可以包括许多条大致平行的山岭及其间的谷地。
平原又可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两类。通常把绝对高度小于200米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底部平原叫做低平原;地面切割较浅的高原叫高平原,如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海底地貌形态
海底地貌也是多样的,总的说来,海底地貌可划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陆架是大陆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海盆地过渡的一个很陡的斜坡。
大洋底是海洋底部的主体部分,约占海底总面积的80%。大洋底地形的起伏也是很大的,在大洋底部有绵延数千千米的海底山脉(也叫海岭),把洋底分隔成数个面积广大的海盆。海底也有火山,火山露出水面就是火山岛。此外,在太平洋的边缘还有数千米深的海沟和一系列岛弧,海沟和岛弧分布的地区是海底坡度最大、高差极为悬殊的地方。
中国的地形地貌
我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
在我们的地形图上,西部多涂着棕色和褐色,东部多涂着绿色和黄色,说明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西部多是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和山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就好像一座巨大的阶梯一样,由西向东逐级下降。在祖国的西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这片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镶嵌着无数牧草丰美、湖光闪烁的大小盆地。这里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地势的最高级。经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1000米~2000米或更低一些,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在这一级阶梯上,分布着三个盆地和三块高原,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从第二级阶梯再往东,翻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直至海滨,地势大部分已降低到海拔500米以下,是我国地势的第三级。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包括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等一些规模较小的平原。第三级阶梯以东,就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大陆架。这里海深都不足200米,可以算作我国地势的最低级。
地貌成因类型
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
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力是指由地球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重力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作用,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二者在地形发展方向上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内力作用可归结为隆起和沉降的对立统一。外力可归结为侵蚀和沉积的对立统一。但外力的侵蚀和沉降却与内力的隆起和沉降相互依存。侵蚀作用主要在隆起的山地高原上进行,沉积作用主要在沉降的平原和盆地内进行,这就是外力和内力的对立统一。内、外力相互斗争彼此消长的过程,就是地表形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地形地貌举例: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江三峡以雄伟险峻闻名中外,它是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侵蚀切割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长江的上源原来在巫山,由于巫山的不断上升,同下游的地面的高差不断增大,江水从高处向下流,特别湍急,不仅冲蚀两岸,还冲蚀河底,使河床越来越深,使两岸越来越险峻。形成了长江三峡这样的深邃峡谷。
我国最近发现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也是水流切蚀岩石和地壳抬升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壳的快速抬升是主导因素。
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大陆、大洋盆、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巨大的地貌单元,就其宏观特征来说,都是由于地球内部引起的地壳运动形成的。如火山、熔岩高原是岩浆活动形成的。
地形地貌举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是地壳上升隆起形成的,是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青藏高原在几亿年前还是一片长条形的海洋,与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来地壳发生了多次强烈的运动,喜马拉雅山从海底逐渐升起,高原也大幅度地隆起,成为“世界屋脊”。除此之外,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中国的太行山麓都是地壳隆起的产物。
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长的大地裂谷带,是由于地壳的两个巨大的板块分离运动的结果。它纵贯非洲东部,分东西两支,东支长近6000千米,西支长近1700千米。科学家预言,总有一天,裂谷会越来越宽形成海洋,非洲东部将会从非洲大陆上分离出去。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的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由于历史上多次的喷发,在山顶部形成了一个又大又深的火山口。最近几百年来,火山没有再喷发过,可是降落的雨水却汇聚到火山口来了。于是在海拔2700米的山顶部出现了一个水面辽阔、深不见底、世界上罕见的大湖——长白山天池。天池湖水从一个缺口流入一条小河,河水下行只有1000米,便从悬崖上跌落下去,又形成一个高68米的瀑布。
牡丹江的吊水楼瀑布是火山“建造”的。牡丹江附近的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流进江里,在江上“建造”了一条岩石大坝。于是大坝上游的河水被拦蓄为镜泊湖。当湖水水位超过这条大坝时,湖水就漫过大坝从坝顶泻落,形成瀑布。
以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都带有外力作用的鲜明烙印。塑造地貌的外力有流水、冰川、地下水、海水、风等,因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又可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多种类型。
地形地貌举例:黄土高原分布在中国的西北部,面积达40余万平方千米,黄土层一般有50米~60米厚,厚的地方有200米,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广袤的黄土世界。黄土高原上数百万亿吨的黄土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不同学派的地质学家曾提出过20多种黄土成因假说,影响较大的有“水成说”“残积说”“风成说”及“多成因说”四种。“水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流水从离高原不远的周边地区携带来堆积而成的;“残积说”认为,黄土是高原基岩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就地成土的结果。多数中外学者主张“风成说”,他们从分析黄土物质的基本特点入手,认为黄土物质的物源与我国西部大面积的沙漠有关。黄土物质的搬运主要依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压气流,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质综合作用,经过了物源的形成、搬运、分选及堆积成土这样三个前后相因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争论中,“风成说”最具说服力,但又不足以完全否定“水成说”“残积说”。孰是孰非,尚未定论。
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有一片被山岭环绕的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是河流的冲积平原。东北平原又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一块,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所以称为三江平原;南部的一块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称为辽河平原;中间的一块,是东北平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华北平原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1亿3000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到了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携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华北平原。
上海港东北的崇明岛,在全国大岛中排名第三,是个冲积岛,是由江河携带的泥沙堆积成的。长江的含沙量虽然不算大,但是水量十分丰富,每年流进大海的水量约1万亿立方米,输沙量约4亿5000万吨。因为潮汐的作用,海水每昼夜有两次向长江倒灌。倒灌的海水顶住了奔腾入海的江水,使江水流速大大减慢,越近长江口,流速越小。江水向大海搬运泥沙的力量就减弱,泥沙就大量沉积下来。另外,江水中悬浮着一种极微细的胶体物质,本来是不容易沉积的,但是由于江海相会,含盐的海水与盐分极少的江水混为一体,发生了化学变化,凝聚沉积下来,就像豆浆碰到卤水凝聚成豆腐那样,在江口堆起了累累沙洲。到公元1853年,形成今日崇明岛的前身——长沙。在长沙演变为今日的崇明岛的过程中,人们兴建了海塘和石坝,制止了崇明岛的坍塌,使县城和全岛基本上稳定下来。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有多种说法,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即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其形成时代大约从距今2700万年~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地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它的河床由几种不同性质的岩石组成,较软的岩石被流水侵蚀掏空,上层岩石塌落,形成陡崖,流水从高处猛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
板块构造学说
许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有关地壳运动的奥秘,并且对地壳运动的机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它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能比较好地解释现在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所以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3.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的循环对流,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因此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比如,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影响举例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比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板块碰撞挤压: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挤压,大洋板块往往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其俯冲带附近常形成海沟,而大陆板块受挤向上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等。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则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风化作用
在温度、空气、水和生物共同的作用下,形成岩石的破坏变化过程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碎小的石块、沙子和黏土。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也叫机械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包括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坚固的岩石机械地崩解为各种大小不同的碎块和微粒,而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岩石的这种被破坏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温度变化是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岩石受热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收缩。由于岩石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因而产生岩石表层不均匀的膨胀与收缩,膨胀时产生平行于岩石表面的裂隙,收缩时又产生垂直于岩石表面的裂隙,这样岩石便慢慢被剥离破碎了。当有水渗入岩石的裂隙缝里并在那里冻结的时候,体积膨胀,对岩石的缝壁产生巨大的压力,能使任何坚固的岩石发生劈裂,这种现象叫做冰劈作用。生长在岩石裂缝中的植物的根所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一种因素。
化学风化作用
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在水、空气和生物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作用,形成新的矿物,改变了原来岩石的化学成分,岩石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化学风化作用。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和空气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岩石的矿物成分遇到空气和水中的游离氧便发生氧化作用,形成新的矿物,比如黄铁矿经氧化后变成褐铁矿。水对岩石能起水解作用。例如,正长石被水解变成高岭土。水对岩石还能起溶解作用,特别是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最为普遍。例如,石灰岩被溶蚀形成岩溶地貌。
生物的活动也能引起岩石的化学分解,比如定居在岩石表面的苔藓、地衣和细菌常分泌出的有机酸,植物死亡分解形成的腐殖酸,都对岩石有分解作用。总之,各种岩石在化学风化作用下,逐渐遭到分解破坏,一方面形成不溶性黏土矿物,残留在原地;另一方面还可形成一些可溶性物质随水流走,被搬运到其他地方。
土壤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即具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的能力。土壤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和过程,也改造着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成分的数量是不同的,按体积计,土壤中的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土壤矿物质主要指岩石风化的产物。岩石、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形成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这些颗粒以其直径的大小,可以区分为砾石、沙粒、粗粉粒和粘粒几个粒级。土壤中各种矿物质颗粒所占的比例,决定土壤质地及其有关性状。一般按沙粒、粗粉粒、粘粒含量的百分比把土壤分为沙土、壤土、黏土等类,其中壤土对植物的生长最为有利。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的所有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和各种简单的有机物质。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胶体,呈黑色或褐色,无定形。它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使黏土疏松,沙土黏结,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它本身还有多种养料,又有较强的吸收性,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也能缓冲土壤酸碱度变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农作物生长。土壤颜色的深浅和腐殖质有关,腐殖质含量多时,土壤呈黑色;腐殖质含量少时,土壤呈灰色。
土壤中的水分不是纯净水,而是一种溶液。土壤溶液中最常见的物质有碳、氮、磷、钾、钙、镁、铁、硫的化合物或离子,这些都是植物离不开的养分。
土壤空气是指存在于土壤空隙里的气体,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土壤的空气含量不同。土壤空气里含二氧化碳比大气多,含氮量比大气少。
河流地貌
“V”形谷
河流常常发源于陡峭的山坡上,在源头附近,河道直而较窄,河流的流速很快,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向两侧侵蚀次之,这时形成深切的河谷即“V”形谷,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占据。
急流或瀑布
河流经过不同的岩性区域,向下侵蚀的作用不均匀地进行,由于较软的岩石容易被侵蚀,在硬岩和软岩河段之间出现陡坎,形成急流或瀑布。
“U”形谷和河漫滩
由于河流的长期下蚀,河谷纵剖面坡度逐渐变小,流速减慢,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使河谷开宽,这时河谷的横断面呈“U”字形,在谷底河床两侧往往形成较宽的由河流冲积物堆成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河流在高水位时能被淹没的谷底部分。
阶地
由于地壳运动或气候变迁,河流下切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相对上升,高出洪水位之上,形成谷坡上的阶梯状地形叫做阶地。有的河流形成多级阶地。
曲流
天然河流由于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是弯曲的。当河流两边不断加宽时,河流的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堆积,最终,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
牛轭湖
在洪水期间,河流的弯曲地段,高水位的河水不沿原有的河道裁弯取直直流而下。当洪水退下,沉积物堵塞曲流的两端,裁去的河湾与河流隔绝,成为牛轭湖。
三角洲与冲积平原
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口地段,由于流速降低,发生大量沉积,形成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平原,因而命名为三角洲。入海河流的河口地段受河流与海洋两种力量的作用,在潮流影响的范围内,涨潮时,河口水位升高流速降低,发生沉积,逐渐形成河心滩或江心洲,河流发生分汊呈发射状向海洋方向伸展。随着三角洲年龄的增长,而汊河沙滩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三角洲便也逐步向海外推移。相邻河流的三角洲逐渐扩大,可能彼此连成一片,成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例如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以及我国的黄河和海河等河下游,都是多个三角洲连成冲积平原的例子。除三角平原外,广阔的河漫滩平原和山前的冲积扇平原也都属于冲积平原类型。
湖泊的成因
水积聚到低洼处就成为湖泊
按湖泊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很多类型。由于地壳变动,地面上出现深大谷地,积水之后形成湖泊叫做构造湖;冰川的刨蚀,使地面上出现洼地,积水成湖叫做冰蚀湖;冰川末端融化后,冰川携带的岩块、泥沙堆积成一条堤坝,堤坝之上水流蓄积形成的湖泊叫做冰碛湖;还有一种湖,是过去的海湾演变成的湖泊;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入河道,冷却凝固后会形成截断河流的拦水坝,坝的上方蓄水成湖,这种湖叫火山堰塞湖;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千米,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米、高12米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平方千米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