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教参(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发表时间:2015/01/05 00:00:00  浏览次数:3157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是上节课的延续,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其中重点是植物的覆盖、坡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由于侵蚀作用引起的地球表面地形的变化。本课活动有利于学生拓展对侵蚀现象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联系起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比如,为什么下大雨时在山区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现象?为什么在山区、江河源头特别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交流讨论实验方案”;第二部分是“探索侵蚀的实验”。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像。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在上节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这节课要具体进行实验。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首先要交流讨论实验方案。教科书上出示的是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仅仅是个提示,有的地方是空白,这是为了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这个小组选择的课题是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可能会假设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如果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至于实验器材和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有什么不同,在下面一页学生的操作图中,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也是给学生一个参考的模式。这个实验所用的器材、装置其实和上面“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差别不大,所不同的是这个实验要设两个组,各组选择的研究课题不一样,因此器材的数量和种类略有差别。
第二部分:探索侵蚀的实验
图中学生的对话提示了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要检查两边的地形是不是一样的”“喷水器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下雨”的量也要相同。当然这是针对研究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的。其他的研究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提出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观察什么,收集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呢?也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相似,教科书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就没有再次重复。
通过实验,学生应该发现: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侵蚀严重;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严重。
“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教科书第58页中的两幅图,其中一幅是黄河的浊浪。黄河水为什么这样黄?是因为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发生严重的侵蚀作用,河水携带了不少黄土和泥沙,才呈现如此的黄色。黄土侵蚀产生大量的泥沙,使流经这里的黄河变成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黄河平均每年向下游输沙达16亿吨之多。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中,含沙量竟达37.6千克。联系上一课教科书中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的照片,说明侵蚀会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黄土高原的原始环境是森林草原,高原上茂草丛生,比较低洼的地方则生长着小片的森林。经过数千年的人类活动,放牧、开垦……原始草原被破坏了,森林也随之消失,无情的风雨侵蚀,在高原上形成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冲沟,土地支离破碎。这充分说明了侵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说明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第二幅图是山洪暴发时的山涧溪流变得像狂奔的野马,水流的力量带走了许许多多的石头,冲走了许多植物。这样的山洪冲下来一定会冲毁农田,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当然侵蚀也不完全只有危害,比如在河流的下游,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会逐渐堆积成冲积平原,为人们增加新的土地。这个问题将在下一课河流的作用中去探讨。
(四)教学建议
1.本课的重点是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为了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师可在上节课后了解学生方案设计完成的情况。
2.在实验前教师应该提醒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学生通过观察,注意收集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收集的证据应该是:一是观察比较土地,降雨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土地上发生的现象;二是观察比较径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径流有什么不同。
3.在得出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无植物覆盖比有植物覆盖时侵蚀严重;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严重的结论后,要通过讨论,把实验的结果拓展到自然界中去,让学生运用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推测并解释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等等。
教科书出示了两张图片,列举了两个事例。教学中要通过这两幅图的观察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张图片,了解学生是否知道图片上表达的是什么事实,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黄河水中泥沙的比例,每年的输沙量。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在讨论黄河出现浊浪的原因时,要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联系黄土高坡千沟万壑的地形,来推测其原因:是雨水和黄河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带走了大量的黄土,并使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到此,并没有结束,教师还应追问学生,发生这样的现象可能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当然和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有关,也和黄土高原泥土的疏松有关。
讨论第二幅图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河水冲走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要启发学生发现,暴雨时,由于水流的力量大,带走的不仅仅是泥土,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和许多植物。说明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和降雨的大小有关。这里还要告诉学生,流水的侵蚀程度还与重力有关,泥石流、山体滑坡都容易发生在山区。
通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影响侵蚀的因素,还要让学生领会,下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地球表面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的活动会加剧或减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植树造林、科学合理使用土地等,就会减少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如果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就会加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NextPage]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一)背景和目标
在探究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后,本课继续探究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不同的是本课侧重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方面。
学生对河流不陌生,许多地方都有河流。人们往往把城市建立在河流的两岸,沿河而居,是因为河流为人类提供了维持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常常把河流比喻为哺育我们的母亲,说明河流对人类的重要。但是类似“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特别注意观察过河流的孩子很难回答。但是地球表面的很多地形地貌的形成都与河流有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流水怎样改变地形又是很重要的,本课将指导学生通过河流的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尝试解释冲积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河流是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的统称,它是由冰雪融化或降雨产生的径流汇集而成的。河流的形成过程,也是流水对地表土地侵蚀的过程。由于地表总有一些细小的起伏,下雨或融雪时会导致形成许多细小的水流,水流汇集成溪流继续侵蚀地表,地表会产生较大的沟壑,而溪流汇集在一起会成为大的河流。教科书第60页上图表达的就是这种侵蚀的结果,图中小河两边的斜坡上可见许多沟壑是切沟。
第一部分: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河流源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而河流形成后对土地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是本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河流会侵蚀土地吗?二是除了侵蚀以外,还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河流会侵蚀土地,学生是想得到的,因为前面才探究过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而第二层意思,学生不一定会想到。于是教科书进一步把问题具体化,“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教科书出现了前面土壤一课沉积实验的图,并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把实验中的沉积现象和河流的作用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和讨论,学生应该推测出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由于流水速度的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慢慢沉积下来。沉积的顺序也是按轻重的不同有先有后的,重的先沉积,轻的后沉积。正如图中显示的,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可看到两岸不同的沉积物,上游两岸是石头,中游是鹅卵石,下游是沙子。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将亲自做实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验证以上的想法。课文中的图和文字对实验的器材、方法和步骤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通过实验,期望学生发现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表现在“河流”形成后,“河床”的宽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在“河流的下游”比较平缓的地方,发生了沉积的现象,原来没有泥土的地方出现了泥土。而且在“河床”坡度较大的地方水流的速度较快,侵蚀现象比较严重。侵蚀的过程中流水带走的是比较细小的颗粒,而小石子等较大较重的颗粒却很难被冲走。
第二部分: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教科书提出:看看地形图,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是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用实验中的现象去解释和回答这个问题。也是让学生了解河流在改变地形地貌方面的作用。教科书中的地形图所示的是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图片显示了河流怎样携带不同的沉积物并推动它们运动。较大的沉积物沉降到河底,以滚动和滑动方式前进。流速快的水能掀起沙子和其他较小的沉积物并携带它们顺河而下。水还能完全溶解一部分沉积物,流水以溶液的形式搬运这部分沉积物。
因为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因此有侵蚀就有沉积,侵蚀和沉积现象对形成和重塑地形地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正如教科书下面的两幅图所呈现的,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是侵蚀作用,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而在下游流速减慢却起到沉积作用,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上堆积的黄土等物质为华北平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黄河等大小河流则是搬运这些材料的“传送带”。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今天的华北平原。
侵蚀和沉积是不是只有流水才能造成呢,不是的。那么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在单元资料页里详细介绍了其他自然力,如风力、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相信学生通过这课的学习,是能够阅读和理解资料的内容的。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先了解关于河流学生知道些什么。比如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知不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等。学生可能知道这些河流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不一定知道河流的形成和流水对土地的侵蚀有关。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讲解,讲解时要联系前面做过的实验并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图片。让学生回忆实验中的现象并作进一步的想象: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通过讲解要让学生明白,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这是对侵蚀作用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2.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本课重点要探究的问题。这里使用的实验器材和前面几课的器材一样,用水槽(或长方形塑料盒)装土并在土地上挖凿河道。也可以发动学生收集大的牛奶盒代替水槽。制作方法如下:把一个1000毫升的牛奶盒剖开成两半,再把它们接起来。另外准备小铲子、掺有少量沙石的湿润的土、下部侧面扎一个孔的杯子、大饮料瓶、小桶等。杯子上的小孔要在底部侧边上,使水流能喷出但不致喷出很远。要用木块垫在杯子下方,调整杯子的位置,使出水孔对准河道。然后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河流作用的实验观察重点是河道前后的变化,因此在“河流”形成前一定要学生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都标记在图上。同时实验前还要学生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流速大,什么地方的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并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为了和后面的实验结果区别可用虚线标注)。
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先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经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3.自然界中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会怎样改变地形地貌,除了教科书上提到的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大大小小的沟壑,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冲积平原外,其实河流的侵蚀作用还表现在形成V形谷、U形谷、曲流、牛轭湖、瀑布等地形地貌,而沉积作用还可以形成三角洲、冲积扇、沙滩等地形地貌。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的种类和特点,选择恰当的例子进行介绍。
4.本课结束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单元资料页中的相关资料,拓展学生对影响地球表面地形的自然力的认识,其中冰川的作用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讲解。